最新资讯:河南40岁男子给8岁男孩磕头拜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今天小编来为大家带来的是河南40岁男子给8岁男孩磕头拜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正文摘要:

1月22日,河南商丘永城。40岁男子给8岁小朋友磕头拜年,拍摄者:大人应该叫小孩爷爷,10块20块随便给。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见这样的情况:年龄比自己父亲还大的亲戚,自己却叫其兄长;十几岁或是几岁的小屁孩,有年龄比自己大很多的人,唤其爷爷。这也就是辈分的差异导致的。按辈分叫吧,年龄差在那里,又叫不出口,两难呀!至于如文中提到的几十岁的中年人给小孩磕头领红包的情况,只要双方愿意即可,图个喜庆也没错。辈分差”和“年龄差”带来的尴尬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用随和轻松的心态,去面对这件事情,所有的尴尬就都消失了。
河南40岁男子给8岁男孩磕头拜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河南40岁男子给8岁男孩磕头拜年

1月22日,河南商丘永城。40岁男子给8岁小朋友磕头拜年,拍摄者:大人应该叫小孩爷爷,10块20块随便给。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见这样的情况:年龄比自己父亲还大的亲戚,自己却叫其兄长;十几岁或是几岁的小屁孩,有年龄比自己大很多的人,唤其爷爷。这也就是辈分的差异导致的。辈分与年龄不符,往往会觉得很尴尬。不按辈分走,直呼其名自己内心觉得挺不好意思,有些人还会反过来说,你怎么叫我名字,当时就尴尬。按辈分叫吧,年龄差在那里,又叫不出口,两难呀!

那这种辈分差怎么来的?应不应该延续下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礼仪之邦,尊卑有序,尤其是在古代社会,更是衡量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国家文明发达的标志之一。

辈分差的出现,其实有很多原因,比如兄弟姐妹结婚生子的时间有差异,再比如,夫妻有大龄生子的情况。

这样便出现了舅舅比外甥女还要小,侄子比叔叔还要大的情况。

那么这种辈分差到底应不应该继续传承呢?

笔者认为我们是一个文化礼仪之邦,况且往上推的话,也确确实实合情合理,那就没什么不对的。至于年龄和辈分差导致的尴尬确确实实是有,但不是时时存在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家都为自己的事业忙碌奔波,基本上过年才聚到一起,在特殊场合下,一声称呼也没什么。相互之间有各自的尊重和礼仪即可。

辈分是一种家族理念的象征,只要不越距,不做一些天理不容的违法事,就是符合常理的。“

至于如文中提到的几十岁的中年人给小孩磕头领红包的情况,只要双方愿意即可,图个喜庆也没错。如果不愿意,估计也没人说非要这样。

辈分差”和“年龄差”带来的尴尬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用随和轻松的心态,去面对这件事情,所有的尴尬就都消失了。

亲爱的友友们,你们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喲!

#生活##新闻##过年和长辈的聊天技巧#

河南40岁男子给8岁男孩磕头拜年相关阅读:

“有红包才叫过年”,而那些过年红包有人欢喜,也有人厌

1

今天已是腊月22了。我是湖南人,腊月24是我们湖南人的小年。

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应该是:回家过年!

今年过年回家的人还是挺多的,高铁票一票难求,我们一家四口买到的票是绿皮火车,所以,回家的路要辛苦一点,旅途上花费的时间要多一些,但一想到回家,心里也还是美滋滋的。

要过年了,红包是每年过年绕不开的话题。

小孩子盼过年,最重要的事应该是拿红包吧。有些小孩每年过年收到的红包钱能上万、甚至十几万,拿红包拿到手软。

而过年红包,开心的不仅仅是小孩,也温暖着大人。

去年有一个视频让人无比感动,湖北恩施有一位90岁的老奶奶在大年初一坐在院子里接受晚辈们拜年,晚辈们排着长队给老人送上祝福和红包。

网友们感叹:别人家啃老,这一家敬老。

去年还有个拜年的新闻被各媒体疯转,安徽宿州。24岁张女士回家拜年,遇到4岁的小姑姑,她磕头给姑姑拜年要红包。张女士称姑姑把自己压岁钱给她了,最后钱全还给姑姑了,过年图个高兴,娱乐下。

一位46岁的外孙女拍下了90岁的姥姥过年给自己发的红包。

外孙女说,她这个年纪过年还能收到红包,特别幸福。

姥姥的红包只有十元,可外孙女说这十元比一千元还重。

……

春节期间,发红包成了必不可少的项目,一个小小的红包,就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所以人人都说:有红包才叫过年!

2

过年,我们见惯了这样的情形:

最新资讯:河南40岁男子给8岁男孩磕头拜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小辈们领红包领得开心,长辈们发红包发得麻利,可那是白花花的钞票啊。

2022年,我们经历了很多,我们经历了被封,上不了班,挣不到工资;放开之后,不少人都阳过,高烧,咳嗽,有些人阴了之后,一个月都没精神;而在我们湖南老家又经历了几百年以来难遇的旱灾,农作物没有收成,连山上的树都被晒死了,有的地方甚至喝水都成了问题……

所以,无论在外打工的,还是在老家种地的,挣点钱都是不易。

挣钱难,可过年红包还得照样给,对于一些人来还是有些压力的。

想起去年一件趣事:

河南商丘的一位大男人给一个8个月大的孩子磕头拜年,男子磕头拜年之后,还伸手向小叔要红包,小孩一脸懵地看着他不知所措,逗笑了众网友。

原来,别看小孩小,可是辈分却不低,按辈分他是男子的小叔。

小孩子自然没钱给红包,男子也并非是真的讨要红包,只是想逗逗孩子,寻寻开心罢了。

可也反映了一个问题,过年红包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一种难言之隐。

网上有一张红包图:

在该“地图”上,从地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压岁钱普遍要高一些:浙江3100元,上海1600元,江苏1000元……

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陕西400元,贵州300元……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福建与广东两地,其中福建莆田的压岁钱高达12000元,而广东省竟只有50元……

可以说,那些年年给晚辈发红包的长辈们,有多羡慕广东人。

听说过一件事,去年一位外孙女给80岁的姥姥拜年。姥姥给外孙女包了一百元红包,可外孙女嫌少,说姥姥看不起人,把红包扔到地上,水也没喝一口就气呼呼地走了……

姥姥难过得流眼泪,今年早早放话,她不再接受晚辈们来拜年了。

所以有网友说:春节的红包,给一些家庭带来了不小的负担,有的家庭下辈多,过年压岁红包自然要掏很多,而且下辈们还有攀比心理,有的下辈平时不来往,可拜年必来,纯粹为了几百元的压岁红包……

过年红包就这样变了味。

尤其是一些农村老人,他们没有退休金,养老靠儿女们给钱,要他们的红包,心里应该是没那么舒服的吧。

过年红包不能少,那就年前给家中的长辈们多送点钱吧。

懂事明理的人,不会让过年红包成为家中长辈们的劫。

3

前几天,“广东红包惹哭多少小孩子”上了热搜。

临近春节,广州多家银行迎来小额纸币兑换热潮。南都、N视频记者走访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现场有市民兑换多张面值5元和10元的纸币。工作人员介绍,不少市民为包红包做准备,其中10元面额的纸币最受欢迎。

按道理来说,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广东,这些年来经济总量位居榜首,在红包数额榜的排名不该如此。可广东人说红包的称呼是沿袭传统的“利市”,这意味着数额不是重点,大家更看重的是红包背后的情意。

“派利是”是广东过年的传统习俗,只讲“意头” 不比金钱。

广东的分享了他们的快乐:

广东红包挺好的,发的人没有压力,每年能收三四十个红包,一大叠,拆的时候,可快乐了!

拆红包的时候,在一堆5块10块中偶尔拆到50,100那种兴奋感你们是不了解的。

太喜欢这样了,见人就发,发的人也开心,心意被接受,这才是真正的传统。

五块十块,出门进门给保安/没见过的亲戚;二十块,见得少的亲戚朋友;五十块,比较近的亲戚但感情一般;一百块,近亲。

庆幸自己是广东的,结婚以后过年压力都小点。

……

所以大家都说广东的做法值得推广,因为红包也是礼尚往来的,收到红包,钱拿出来就花了,而还人情的时候就有点还花呗的感觉。

过年过的是气氛,红包大小无所谓,图的就是个开心。

就要过年了,准备好了吗?

以上就是关于【河南40岁男子给8岁男孩磕头拜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别声明:

本文来源网络文章,作者:经济参考网,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武汉热线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武汉热线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kxxwx.com/3868.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月23日 下午4:52
下一篇 2023年1月23日 下午4:5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