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来为大家带来的是让春节有仪式感的小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正文摘要:
曾经的幼儿园老师徐娥,下海经商后连续踩坑、每年亏损百万元,却在2022年实现了年入8000万的大翻盘。2018年,徐娥夫妇返乡创业,主做脐橙、猕猴桃等水果生意。2019年,他们预付120万元,包下了四川蒲江的一片猕猴桃园。然而,当年10月的冰冻天气导致猕猴桃表皮开裂、果肉损伤,无法正常食用。最后,这片果园只带来了不到10万元的收入,徐娥的损失高达100万元以上。不料,一些新平台烧光资金、陆续倒闭,徐娥受到波及,近百万元的货款未能收回,背上债务。再加上春节即将来临,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年货节,徐娥店铺再度爆单,单日发货量最高达3万单。让春节有仪式感的小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曾经的幼儿园老师徐娥,下海经商后连续踩坑、每年亏损百万元,却在2022年实现了年入8000万的大翻盘。
湖北秭归人徐娥生于1991年,曾长期在宜昌一所幼儿园当老师。2018年,徐娥夫妇返乡创业,主做脐橙、猕猴桃等水果生意。但水果批发历来看天吃饭,徐娥很快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
2019年,他们预付120万元,包下了四川蒲江的一片猕猴桃园。然而,当年10月的冰冻天气导致猕猴桃表皮开裂、果肉损伤,无法正常食用。最后,这片果园只带来了不到10万元的收入,徐娥的损失高达100万元以上。
徐娥尝试转战线上,扎身彼时火热的社区团购。不料,一些新平台烧光资金、陆续倒闭,徐娥受到波及,近百万元的货款未能收回,背上债务。徐娥说,那段时间特别煎熬,“每天被各种催债,电话不敢接。”
2020年之后,徐娥把重心放在拼多多上,同时把销售对象从批发商调整为消费者。她直接从果农收购果实,在本地打包并发往全国,从源头确保品质、降低成本,并摆脱对于大批发商的依赖。
随着用户口碑的不断累积,徐娥的脐橙生意走上正轨,日均订单量从数十单逐渐增至几千单。2021年,徐娥做到了拼多多脐橙品类前三名;2022年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
最近,脐橙步入销售旺季;而全国物流配送能力的快速恢复,也为水果等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带来利好。再加上春节即将来临,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年货节,徐娥店铺再度爆单,单日发货量最高达3万单。
除了徐娥这样的头部商家,众多中腰部和长尾农产品商家也吃到了年货节的红利。在平台一系列流量政策、优惠补贴和营销玩法的助推下,许多商家的销量达到平时的数倍。
与双11、618等年度电商大促相比,年货节的诞生相对较晚,但电商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的参与热情不断升温。
今年春节,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主要平台都举办了年货节,玩法各具特色:淘宝天猫首次取消“跨店满减”,改为官方立减的价格直降;京东年货节长达一个多月,将元旦和春节涵盖在内;拼多多继续主打“百亿补贴”“零佣金”“万人团”等,并提供30亿元站内资源和红包优惠;抖音则从内容入手,直播带货和货架电商双管齐下。
过年办年货,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认知,也是电商纷纷推出年货节的心智基础。而鸡鸭鱼肉、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一直是年货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能否提供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的农产品,是办好年货节的基本功,也是电商平台的比拼重点。
另一方面,与农业、农村深度绑定的特性,决定了年货节除了帮消费者省钱外,还需要让上游商家省心省力,以低投入获得高回报。
电商大促以“省钱”为核心竞争力,年货节自然也不例外。但与常规大促的平台搭台请客、商家花钱唱戏不同,年货节同时帮助供需两端“省钱”,促进农产品高质量上行,进而带动整个平台增长。这套发展范式的本质是让羊毛出在系统效率提升而非商家身上,有望让年货节跳出窠臼,跑出新的电商大促路径。
A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记忆中,与吃有关的年货大都局限于当地农副产品,能够买到的外地特产通常是深加工食品,比如腊肉、腊肠等。北方传统年货流行各种蜜饯和腌菜,也与冬季新鲜蔬菜不易获得有关。
直到最近几年,覆盖城乡的物流网络逐渐完善,新鲜农产品的长距离运输成为可能;再加上“农地云拼”模式从供需两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全国乃至全球的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春节餐桌。
以圣女果(又名樱桃番茄)为例,这种原产南美的水果适宜在温暖环境中生长,最合适气温为20~30摄氏度。但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黄河以北普遍低于冰点,无法大面积种植,需要从外地输入。
广西等南方省份是国内圣女果主要产区,种植户众多、供应链成熟。但由于圣女果不耐保存和长距离运输,在传统批零经销体系下,新鲜果实的销售范围往往局限于本地本省;面对全国各地的年货需求,商家心有余而力不足。农产品电商兴起后,许多商家开始借助线上转型,把生意从当地扩展至全国。
梁吉是广西百色一家大型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目前已经与当地30多个行政村的超过700家农户达成收购合作。有了充裕供给后,梁吉除了做线下分销外,还在拼多多开设店铺,拓展线上渠道。
目前,梁吉拼多多店铺每月拼单超10万件,售出约50万斤圣女果,约占电商总销量的70%。他预计,今年年货节的销量有望增长10%以上。
除了新鲜水果蔬菜,更不易保存的鲜活海鲜,也成为年货节的热门商品。
山东半岛东南沿海的乳山盛产生蚝,但这种海产品在交给买主时必须做到“三包”——包鲜、包活、包肥,物流配送要求极高。这导致当地商家长时间囿于本地,难以触达全国市场。
但近年来,农产品电商的“产消对接”模式砍掉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压缩了从产地到餐桌所需的层级和时间;再加上冷链物流的日益普及,乳山生蚝开始走向天南海北。如今,乳山市每年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生蚝3亿斤以上,销售额超30亿元。
作为乳山当地的知名生蚝商家,吴东是这一波农产品电商红利的受益者。他在2019年开设了拼多多店铺,日订单量很快从四五百单飙升至5000单以上。2022年,吴东公司的生蚝销量已占到当地线上总销量的1/5。
本届拼多多年货节,乳山生蚝被列入活动重点扶持的地标、品牌农产品,订单量明显增加。吴东透露,年货节期间他的公司每天要卖出4万斤生蚝,峰值时段可能再翻一番。
目前,拼多多已经联合全国上千个地标产区,引入百色圣女果、乳山生蚝这样的优质特产。此外,在全球供应链的加持下,来自全球各国的农产品也加入了年货行列。
例如,来自7000公里外的挪威三文鱼,在落地上海浦东机场后,当天就能送达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消费者餐桌,全国其他城市也能实现隔天达,或者48小时配送至大仓。
方便快捷的配送确保了商品品质,也扩大了三文鱼等“洋年货”的消费群体。有商家表示,过去三文鱼的主要客户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且以商超、餐厅供货为主;如今,从拼多多数据来看,三文鱼的消费人群已经覆盖三四线城市,家庭成为购买主力。
B
国内外众多农产品商家的加入,让年货节的商品丰富度得到保障。不过,消费者已经走过了置办年货只看重数量的阶段,而是既要“多”,又要“好”;商家要想冲高销售额,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是关键。
一些商家针对线上渠道的特点,筛选出更适合电商平台的专供品种。
广西百色的梁吉注意到,在电商平台销售圣女果,产品标准必须与线下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品种的圣女果除了甜度、水分等口感差异外,硬度也存在区别。硬度更高的品种更能承受路途颠簸,可以走电商渠道;而另一些品种容易破裂,不适合发快递,就只能在线下售卖。
此外,梁吉公司分选圣女果,先由人工筛出裂果、坏果,再通过机器根据果径、果重进行分级,整套流程的损耗率达到10%。但梁吉认为,这是保证品质的必要之举。
还有一些商家把农产品标准化,化解网购农产品“开盲盒”的顾虑。
在较长时间里,乳山生蚝的销售规模难有突破,除了产业规模较小、集中度低外,海产品缺乏统一标准也是重要因素。过去几年,当地联合科研院所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标准,并统一规划和运营管理示范区,为标准化生产打样。
如今生蚝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吴东,正是是彼时入局。除了产品的标准化外,他和团队还建立了品质追溯体系,每箱从拼多多店铺发出的生蚝都带有“防伪+可追溯+地理标志”三合一的可追溯标签。这套体系常见于阳澄湖大闸蟹等知名特产,如今正在被乳山生蚝等更多地标农产品所采纳。
也有商家尝试在传统品类中进行创新,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吸引力。
鸡蛋几乎是家家户户置办年货的必需品,同时也是供需两旺的常见农产品。但近年来,健康标准更高的可生食鸡蛋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让不少商家看到了新的商机。
四川绵阳的圣迪乐是一家大型鸡蛋生产商,在全国各地建有17座智能养殖场,母鸡养殖规模超1300万只。圣迪乐相关人士介绍,可生食鸡蛋不能携带任何致病菌,生产标准很高。
为此,圣迪乐引入全自动蛋品洁净线,对鸡蛋进行自动化消毒杀菌和无菌保护处理;两次清洗去污、烘干、紫外线杀菌、喷油保护、电磁光检、超声波裂纹检查、称重打码、分装及装箱等工序的每个步骤精确到秒,鸡蛋从上传到装箱,5分钟内便可完成。
可生食鸡蛋的零售价格为每枚2~3元,相比普通鸡蛋高出不少,但仍然很受品质型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25~35岁的有孩家庭。目前,可生食鸡蛋已占到圣迪乐线上销量的50%。
事实上,传统品类的消费升级,已经成为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趋势之一。圣迪乐2020年在拼多多开设旗舰店,起初认为拼多多消费者更看重性价比,而圣迪乐主打中高端,有可能不太好卖;但实际上,圣迪乐如今一年可在拼多多售出1200万枚鸡蛋,复购率和好评率很高。
这也促使圣迪乐将拼多多作为重点销售渠道,定制专供产品,并在价格、生产线和供应链等方面优先保障。今年年货节,圣迪乐预计销量有望增长50%。
C
除了商品更多、品质更好外,年货节的另一层含义是“更省”。
这种“省”首先体现在消费侧。各大电商平台在年货节期间纷纷加大优惠力度,如淘系的官方直降、京东抖音的跨店满减,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万人团等。
与此同时,年货节也在帮助商家“省”。以拼多多为例,年货节期间,平台继续坚持农产品零佣金政策外,再加上各类补贴,让商家参加年货节的负担更轻,回报更高。
另一方面,在农地云拼的产消对接模式下,年货节聚拢大量订单,提供确定性更强的批量需求,让商家在备货、营销、发货、客服等环节有的放矢,预留与订单规模相匹配的人手、货源和资金,从而把更多资源用于长线经营能力建设上,比如品牌、研发、扩大生产等。这也让年货节超越春节,具备了更长期的价值。
目前,不少头部农产品商家已经成为当地的企业新名片,在为本地特产开辟销路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帮助农民从田间地头之外获得收入。新农人企业的社会价值,又被年货节进一步放大。
广西荔浦出产的芋头是本次拼多多年货节的重点扶持地标产品之一。当地芋头销售企业“芋口福”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把销量从日均几十单做到3000单。
芋口福创始人龙启强表示,芋头销售的线下批发需要现款现货,单量很少;相比之下,电商渠道起量快、销量大且稳定。如今,拼多多等电商渠道销量已占到90%。针对本次年货节,芋口福备货达到了100吨,每天销售近1万单。
在荔浦,像芋口福这样的企业改变了产业分工,带来了覆盖青中老群体的就业机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做电商,四五十岁的搞种植和加工贸易;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提供粗加工领域的指导。到了销售旺季,不少人每月收入超过1万元。
除了新农人外,一些老字号也成为年货节的受益者。
天津特产狗不理包子名声在外,但也面临着品牌老化、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的难题。2020年,狗不理在拼多多开设旗舰店,售卖自有品牌速冻食品,如今已成为肉制品头部店铺之一。
略微反直觉的是,狗不理以线下门店起家,网售不过两三年,但根据内部人士的说法,其线上线下的销售占比已经达到“一半一半”,电商渠道占据半壁江山,消费者以年轻人居多。
尝到甜头后,狗不理对于本届年货节热情很高,从去年10月起开始准备,还为电商渠道专门研发了面食和家宴礼盒,期望年货节销量创新高。
年货节对于商家的提振作用,已经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上月底,商务部、中央网信办等共同指导举办“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各个省份设立分会场、策划配套活动,并组织电商、生产制造企业、快递物流企业等参与。
在疫情阴霾逐渐淡去、经济消费逐渐复苏的2023年初,一场惠及多方的年货节恰逢其时。它让消费者感受到了久违的春节“仪式感”,给农产品商家带来了生意增量,同时也有望在更长的周期内,为农产品上行提供更多动能。
让春节有仪式感的小事相关阅读:
【2023·乐游韶关】年味在哪里?这些非遗活动告诉你!春节一起来寻找韶关人的过年仪式感
韶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春节期间,还有不少深藏于民间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节日相关,并流传至今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
韶关各地都在筹备着不同的非遗活动
那么都有哪些非遗项目?
这些活动又将在哪举办呢?
今天小编都为大家整理好啦
get上这一篇,精彩抢先知
瑶族民歌
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音乐)
乳源瑶歌,瑶语称“赛花柄”,有“赛过花朵的语言”之意,是流传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勉语系瑶族群众中独特的山歌形式,也是过山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的第二种语言。
瑶族没有文字,瑶族文化传承方式主要以口口相传为主,而瑶族民歌便当之无愧成为了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堪称瑶族的《诗经》。
流光一瞬 华表千年,瑶族人没有文字,在千百年的颠沛流离中,勤劳勇敢的瑶族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瑶族民歌,他们用这种方式世代传承着本民族的历史。
春节期间,乳源瑶族自治县将举办瑶歌会,为广大瑶歌爱好者打造了一个文化交流展示平台,让老一辈瑶歌艺人重温往日过山瑶场景,共享新时代美好新生活。
瑶族山歌会
活动时间:1月12日
活动方式:线上/线下
活动地点:瑶族雕子塘新村
2023年韶关市
“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暨
“非遗年货节”系列展销活动
“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今年春节,韶关市多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会到武江夜市(孟洲坝夜市)参与非遗技艺展示体验及韶关非遗年货展销!
想要逛非遗、买年货,这个展销会一定不能错过!
活动时间:1月13-28日
活动地址:武江夜市(孟洲坝夜市)

韶关酱油酿造技艺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技艺)
酱油酿造技艺(韶关酱油酿造技艺)是韶州传统酱油酿造技艺,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承袭原始的广式高盐稀态手工酱油酿造方法,不断改进至民国初年生产出“晒街油”精品。
其发酵周期长,特晒酱油选料严格、工艺讲究,色泽红褐、酱香醇厚、咸香适口、豉味浓郁。2016年,隆盛酱油酿造技艺被列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前夕,为了增加过年的气氛,丰富韶关当地的民俗文化,让年味更浓,【第四届“过小年 打酱油”隆盛酱油文化节】将在小年举办,大家记得来打酱油哦!
第四届“过小年 打酱油”
隆盛酱油文化节
活动时间:1月15日 9:00-12:00
活动地点:韶关市隆盛酱园博物馆
乐昌花鼓戏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戏剧)
乐昌花鼓戏是本土文化的瑰宝,最早起源于当地民间圈地作场演出的灯彩歌舞“踩矮台”。虽也杂糅其他剧种的特色,确是实实在在的唱民歌、道民事的地方平民艺术,被誉为“岭南一枝花”。
乐昌花鼓戏唱的是乐昌坪石镇的官话,以正调、路调、民间小调为唱腔,伴以调弦、月琴为主奏乐器,唱法则多变多元。扎根于民间的花鼓戏,不受场地大小、观众多少的限制,剧情通俗易懂,风格轻松趣致,因其浓厚的乡土气息而别具韵味。
春节期间,乐昌市将开展“2023年乐昌市第八届民间艺术展演”,以原生态和舞台艺术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乐昌市省、市、县非遗代表性项目,让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第八届民间艺术展演
活动时间:1月21-27日
活动地点:乐昌市职工文化广场
瑶族盘王节
国家级非遗项目(民俗)
瑶族盘王节又叫盘王还愿,是瑶族人民祭祀始祖盘王、唱盘王歌、跳长鼓舞的重大节日,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在古朴庄重的公祭盘王大典仪式上,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用吟唱、祭酒、舞蹈、上香等形式来祭祀盘王先祖,追溯历史。
经过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乳源瑶族拜盘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特征。2006年,瑶族盘王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瑶族拜盘王活动是乳源一年一度的非遗活动,这个春节大年初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来看看哦!
瑶族盘王节
活动时间:1月22日
活动地点:乳源县民族博物馆
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技艺)
清香扑鼻的酒香,珍珠链子一般的酒花,令人迷醉。这,就是传闻中文天祥也称赞的“石塘堆花米酒”。
“石塘堆花米酒”传承于仁化县石塘镇,因石塘酿造出来的米酒倒在杯中会泛起一颗颗酒花,串在一起就像一串珍珠链子,有些则可垒起成堆,因而得名。2012年,“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韶关府志》记载:“清酒随处俱有。以粘米酿成,味清而香烈。冬酒蒸糯米为之。置厨屋间,经十年者,香甜异常,并能补血。”在岁月的长河中,石塘堆花米酒还形成了一套酿造习俗,例如每年开工做酒的第一天,要拜祖先,烧香点蜡烛,放鞭炮。
春节期间,仁化县还将举办“文化进万家 喜庆家乡年 米酒迎新春活动”。活动主要为广大游客朋友参与了解堆花米酒酿造技艺工艺及历史文化,让人们在喜庆新春佳节增添一份非遗的气息。
米酒迎新春活动
活动时间:1月22日-1月28日
活动地点:仁化县石塘镇
翁城猫头狮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舞蹈)
“翁城猫头狮”是“猫”态与“狮”形结合的一种舞蹈艺术,是集娱乐、观赏、民俗、表演、交流和竞技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民间传统艺术,于2018年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
在翁源翁城,客家旧俗认为猫有“九命”,与狮结合可驱疠、佑财、迎祥,故以猫头狮身为客家吉瑞祥兽,翁城猫头狮由此孕育而生。每逢新春佳节、新居落成、商铺开张或祭祀庆典,翁城人必请舞狮队舞猫狮,以示祥瑞。
非遗贺岁“翁城猫头狮”
活动时间:1月22日
活动地点:翁城镇文化广场
翁源客家山歌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音乐)
翁源客家山歌,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明朝中期,随着大量客家人迁入翁源定居,客家山歌这种古朴的音律随之在翁源这片土地落地生根。
翁源客家山歌是民歌体裁中的一种,流行于全县各乡镇,歌手也遍布各地。山歌多是随口而出,是客家人抒发感情、表达理想、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形式。
“翁源客家山歌”擂台赛
活动时间:1月23日
活动地点:翁源县城文体广场
张田饼印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美术)
“张田饼印”是新丰县张田村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始于明末清初,世代相传至今,到上世纪80年代,张田村作为历史最长、全国最大的传统饼印产销地,成为海内外著名的“饼印村”。
摄|星星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传统技艺,张田饼印于2007年6月18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2021广东旅博会直播相册
张田饼印制作精美,雕法复杂,形态多样,内涵丰富。每一方饼印都深深的融入了雕刻者的美术、刀工、力量等技艺。
来源|2021广东旅博会直播相册
张田饼印
活动时间:1月24日
活动地点:新丰县任予广场
龙舞(香火龙)
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舞蹈)
一条红光闪闪的巨龙,划破漆黑的夜空,肆意飞舞,点点燃香流光溢彩,场面令人惊叹……这就是粤北民间流传的舞龙艺术——香火龙。2011年,龙舞(香火龙)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香火龙龙身均用干稻草捆扎而成,一般在正月初二到元宵节夜间舞动,舞龙前,先在龙身插满燃香。香火龙有公、母之分,公龙体长9.9米,母龙稍短,约为9米,有“地久天长”的寓意,每条龙一般由7到9人舞动。
龙舞(香火龙)
活动时间:春节期间
活动地点:南雄市南亩镇
灯舞(茶花灯)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舞蹈)
茶花灯是一种灯类的传统舞蹈。起源于南雄南亩里溪村一带,南雄灯子起源于里溪村内的龙凤采茶灯,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据《中国戏曲志》上记载,明代嘉靖年间以后,南雄盛行节庆唱灯的习俗。
整个茶花灯表演以“时唱时和,锣鼓伴奏”为主,把唱、做、念、打融为一体。其特点是“靠节奏、舞显美”“以头为领、以群而舞”,整个舞蹈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乡土气息浓郁。
灯舞(茶花灯)
活动时间:春节期间
活动地点:南雄市百顺镇
舞春牛
省级非遗项目(传统舞蹈)
“舞春牛”的习俗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民间则以远古金牛星下凡繁殖后代,助民农耕,解民劳苦,受民崇拜的传说,作为舞春牛的来源。
最早的“舞春牛”活动是在每年的立春时节,村民们自发来到河边,由人装成河神,在河上装灯彩,各家各户把河神请回自己的家中,在家中的牛栏、猪圈等家禽前进行参拜,以保一年太平,五谷丰登,六畜平安。
舞春牛
活动时间:春节期间
活动方式:(线上)浈江区文化馆公众号
当然还有更多韶关本地非遗项目及节日活动
可以在下表查看哦!
(以上活动时间以实际举办为准)
春节假期即将到来
想感受最浓的年味
就来这些非遗活动现场
一起欢度新春吧!
以上就是关于【让春节有仪式感的小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来源网络文章,作者:经济参考网,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武汉热线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武汉热线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kxxwx.com/3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