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但人均医疗资源有限,正面临着可能的新冠肺炎感染高峰。我们做什么呢面对即将到来的返乡潮,农村应该做哪些准备?《新闻1+1》连线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郭万申、北京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专家组组长吴昊,高度关注:两节将至,农村地区如何应对新冠肺炎感染?
农村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面对新冠肺炎的冲击,我们该怎么办?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郭万申:对于农村的重点人群,特别是老年人,我们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要求,保证他们的就医。首先,我们也认识到农村有很多老人患有基础疾病,而对于一些基础疾病和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尤其是没有接种过疫苗的老人,患重疾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所以我们非常重视。那么具体措施首先应该加强疫苗接种。对于不愿打、怕打、打不了的老年人,我们采取了差异化的针对性措施,努力让每一个能打能打的人都尽可能打,以提高老年人口的疫苗接种率,降低其患大病的概率。还要进行重点人群的安排,把65岁以上的人都一一安排好,特别是有一些基础疾病的人,他们现在的状况等等。,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和保健服务。另外就是发展服务的可及性,建立老年人口的对口联系机制,对他们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还有一点就是养老院,这是一个重点。那么作为这个重点场所,我们主要给这些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健康服务,建立相应的服务联系机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面临感染高峰时,
农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董倩:一个星期前,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了两个有关农村疫情防控的文件,对农村从县医院到乡镇卫生院再到村卫生室要做的事情做了非常具体的要求,12月底前要完成。接下来我们连线一位专家,北京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全科与继续教育学院的郝。巫迪文,刚才我们一直在强调,农村的医疗资源相对于城市来说是比较薄弱的。那么,在这样一个可能的感染高峰,农村此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专家组组长吴浩:我觉得一个是老人和孩子比较多,特别是这些老人有很多基础疾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自我发现能力,甚至早期发现能力比较弱,所以我觉得这是主要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是医疗资源的弱势。除此之外,农村交通偏远还可能影响就医,这是最大的风险。
董倩:在农村地区,县级医院发挥着关键医疗的作用,但显然农村地区县级医院的医疗资源并不完善。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这个时候谁来帮他们提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专家组组长吴浩:焦雅辉主任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就是说要充分发挥我们地市级医院作为一个配套和专家指导的作用,包括一个下沉的作用,去帮助和帮助县级医院,特别是在重症方面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各个市也要做好这方面的协调工作。
董倩:现在,从城市资源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农村?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专家组组长吴昊:我觉得借着这波感染的契机,过了两节,市里的医跑应该会有明显的好转。这时候可以动员全市医疗资源行动起来,包括把一些专业技术干部直接下沉到乡镇卫生院,推进分级诊疗和技术帮扶,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
如果感染高峰来了,
农村老人生病了怎么办?
董倩:巫迪文,刚才我们向河南省卫健委的同志提出,要对农村的老人进行一个一个的筛查,看看农村65岁的人有什么疾病,哪些人需要特别关注。我们有这样一份名单。如果感染高峰真的来了,它能做什么?如果他们生病了该怎么办?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专家组组长吴浩:我觉得,第一,要及时识别,划分为高危和中危区域。比如有的老人说,按照这个程序,按照国家卫健委的相关文件,可以列为红色标识。如果用红色标识,可以通过分级诊疗,不用层层转诊,直接通过我们乡镇医院,或者开通绿色通道,去指定的县医院。
是的,请点击图片—
本文来源网络文章,作者:ckxxwx,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武汉热线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武汉热线联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kxxwx.com/1937.html